"濯清涟而不妖"中的妖怎么解释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19 23:35:48
古汉语字典中妖的解释有两个:1、艳丽,妩媚。2、古代指一切反常怪异的事物和现象。按第一个解释是褒义词,而句中的含义应为贬义词。
参考书上基本解释为妖艳、妖媚,古代没有这个解释。
请看清问题的全部再做解答,不要马上下结论,谢谢

妖:美丽而不端庄。
楼上的,不妖的意思并不是“不美丽而端庄”。古文的意思与我们现代文有很大的区别,我们并不能生搬硬套地翻译,要有理解古文的思想,联系当时的社会生活 。
不妖的正确解释是:“美丽却不显得妖艳”
(注:古文翻译不是乘法分配律)!!!

你只问妖,就是妖艳,妖娆的意思.
按你讲,就算是褒义,但要你知道,有些人会说反话,鼓掌会鼓倒掌.
这个妖字在那里就是妖艳,妖娆.但你要看它这个字用在什么环境中.
那一句话按通俗理解的意思是:虽然用水洗过,也不是很艳丽.你想啊,它都洗过还不是很妩媚艳丽,说明它很平和,不爱慕虚荣,有自己的主见,不矫柔造作,不哗众取宠.不是特别在意外表.整句话是褒义的.

艳丽,妩媚
爱莲说
(宋)周敦颐
水陆草木之花,可爱者甚蕃。晋陶渊明独爱菊;自李唐来,世人盛爱牡丹;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,中通外直,不蔓不枝,香远益清,亭亭静植,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。予谓菊,花之隐逸者也;牡丹,花之富贵者也;莲,花之君子者也。噫!菊之爱,陶后鲜有闻;莲之爱,同予者何人;牡丹之爱,宜乎众矣。

[注释]:
(1)爱莲说:选自《周元公集》。作者周敦颐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。“说”,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,可以说明事物,也可以论述道理。
(2)蕃:多。
(3)晋陶渊明独爱菊:陶渊明(365-427),一名潜,字元亮,东晋浔阳(现在江西省九江县)人,著名的诗人。他很爱菊花,常在诗里写到,如《饮酒》诗里的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,向来称为名句。
(4)自李唐来,世人甚爱牡丹:唐朝以来,人们很爱牡丹。李唐,指唐朝。唐朝的皇帝姓李,所以称为“李唐”。世人,社会上的一般人。唐人爱牡丹,古书里有不少记载,如唐朝李肇的《唐国史补》里说:“京城贵游,尚牡丹……每春暮,车马若狂……种以求利,一本(一株)有直(同“值”)数万(指钱)者。”
(5)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:我单单喜欢莲花,喜欢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。淤泥,池塘里积存的污泥。
(6)濯(zhuó)清涟而不妖:在清水里洗过却不妖艳。濯,洗涤。清涟,水清而有微波的样子,这里指清水。妖,美丽而